巴菲特遗嘱疑问解析,是否只给子女留了0.5%的财富?其实和黄仁勋类似

发布日期:2024-12-22 06:28    点击次数:59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25日,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官网发布了一封致股东的公开信,披露了迄今为止公众所能见到的巴菲特关于遗产的最详细安排,该公开信的中英文全文可以参见这篇文章。

虽然这封信详细披露了巴菲特遗产的安排及其安排背后的逻辑,但是对很多公众来讲,还是存在一些疑问,网上也存在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本文试着去捋一捋相关的疑问。

1、巴菲特把自己99.5%的财产都捐了,只给子女留了0.5%的财产?

严格来讲,这种说法也是对的,但这并不是事实的全部,为什么这样说呢?

巴菲特确实说要在去世后捐出他持有的伯克希尔公司的全部股份,而这些股份能占到他总财富的99.5%(按伯克希尔公司现在的股价算,这些股份的价值接近1500亿美元),这些股份是捐给巴菲特家族的慈善基金会的,包括会新成立一家由他三个子女控制的慈善基金会。

严格来讲,这些股份在捐出去之后,从所有权上来说它是属于基金会的,并不属于他的三个子女,比如说,假如他的三个子女欠了外债,债主或者法院是没有权利要求用基金会的钱进行偿还的,因为从所有权上来说,基金会的钱并不属于他的三个子女。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可以说巴菲特只给子女留了0.5%的财产。

展开剩余74%

但这个并不是事实的全部,因为虽然从产权上来说基金会的钱不属于他的子女,但是基金会的管理和运营权却是掌握在他子女手中的。作为基金会的管理和运营者,每年是能够从基金会取得一笔不错的报酬的,同时也可以利用基金会做一些有利于个人的事情,比如可以向著名大学捐款从而获取自己后代入读名校的机会,就像潘石屹给哈佛大学捐款一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巴菲特给子女并不是只留了0.5%的财产,还给了他们对自己另外99.5%财产的运营和管理权,而这种运营和管理权也是一笔财富。

2、巴菲特把钱捐给自己家族的慈善基金会,是不是左手倒右手?

如前所述,巴菲特把自己绝大部分的财产都捐给自己家族的基金会后,这些财产的所有权是属于基金会的,并不属于巴菲特的子女,但是他的子女拥有对这些资产的运营和管理权。不过虽然拥有运营和管理权,但也不是想用这些资产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

因为既然是叫慈善基金会,那么基金会的钱是要用来做慈善的,而且根据美国法律的规定,慈善基金会每年都必须捐出不少于上年总资产的5%用于慈善事业,因此每年都最少要捐出一部分钱,像巴菲特市值近1500亿美元的伯克希尔股票如果全部注入到一家新成立的慈善基金会,每年必须捐出近75亿美元。同时,慈善基金会也是要受到税务、司法等部门以及媒体和公众监督的,所以跟花自己口袋里的私人财产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不能简单的认为巴菲特把钱捐给自己家族的慈善基金会是左手倒右手。

3、巴菲特为什么不把自己的财产直接给子女而是采用了家族慈善基金会的形式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避税。因为在美国如果把遗产直接留给子女是要被征收高额的遗产税的,美国联邦政府的遗产税是实行累进税率,最高一档的税率是40%或50%(不同年份可能会有不同,而且除了联邦的遗产税,部分州也会再征收遗产税)。像巴菲特这样的巨富,遗产数额是远超最高一档的基准的,所以如果直接把遗产留给子女,是要缴纳高额的税收的。而且遗产捐赠给基金会不仅仅是捐赠这一环节可以省下巨额税款,后续在其它一些事情上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免税,比如像巴菲特捐出的遗产主要是伯克希尔的股权,这些股权在捐赠到基金会后所创造的价值以及分红也可以免征所得税。

事实上,将自己的遗产捐赠给家族基金会的做法并不是巴菲特的首创,而是在美国富豪中一种比较通行的做法。最近两天爆出来的英伟达老板黄仁勋避税近80亿美元其实是类似的操作,当然黄仁勋除了慈善基金会之外还使用了其它金融工具。其他很多知名的近代或现代美国富豪,如洛克菲勒、福特、盖茨、马斯克、扎克伯格、索罗斯等都有自己家族的慈善基金会。

将自己的遗产捐赠给慈善基金会的做法不仅可以避免高额的税款,同时也是一种新型的财富传承方式。

我国一直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第一代创业积累财富,从二代开始,便没有创业一代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同时会因为创业一代所遗传的优厚的物质条件过着奢靡的生活,从而迷失方向,所以一般传到三代就家道中落了。

像我国清朝末期的盛宣怀,号称“清末首富”,富甲天下,去世时留下了巨额财产给其儿子盛恩颐,但从小被宠爱惯的盛恩颐,却是一个挥霍无度、奢侈成性的公子哥,所以在他这一代时就败光了盛家的巨额财产,自己最终也是穷困潦倒而死。

而像巴菲特这样把大部分遗产都捐给自己家族的慈善基金会,通过基金会的一些条款可以让自己的子女以及后代在基金会任职,每年都会有一笔不错的薪酬收入。同时他们对基金会的财产虽然有运营和管理权,却不能像自己的私人财产一样任意挥霍,每年还必须拿出一部分做慈善,这不论对富豪的后人还是对社会都是有益的,正如巴菲特在遗嘱中所说的:“极其富有的父母应给孩子留下足够的财富,让他们可以有所作为,但不应该多到让他们无所事事”。像美国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如今已经延续到了第六代,真正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这也是值得我国富豪借鉴的一种财富传承方式。

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讨论,也欢迎关注我们!

发布于:北京市